電泳槽是凝膠電泳系統的核心部分,其系統的迅猛發展主要也是體現在電泳槽上。根據電泳的原理,凝膠都是放在兩個緩沖腔之間,電場通過凝膠連接兩個緩沖腔。 緩沖液和凝膠之間的接觸可以是直接的液體接觸,也可以間接通過凝膠條或濾紙條。管狀凝膠電泳和垂直板狀電泳大多采取直接液體接觸方式。
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使用電場,但在裝置設計上有一些困難,如液體泄漏,電安全和操作麻煩等問題。水平板狀電泳槽大多通過間接方式,用濾紙橋搭接
以及最近使用緩沖液制作的凝膠條和濾紙條搭接,即半干技術,后種方式使裝置簡化,操作也大大方便。
槽體采用PVC塑料或PP純塑板槽。
電泳槽體應由二部分組成;主槽(工作槽),溢流槽(加料槽),另外應配備循環過濾系統級加熱,冷卻及溫控系統,溢流槽的寬度約為主槽的1/6,便于安裝加熱,冷卻管。
為了防止涂料沉淀,電泳主槽底部采用斜面設計,電泳主槽的寬度=2*(100-300)+零件的寬度+極板與槽壁的距離。 *2(100-200)——表示兩邊電泳板與零件的最小距離為100-200,對于大平面零件,應大于200mm;電泳槽長度=掛具加零件的總寬度+(50至100mm)*2+溢流槽寬度;(50至100)—表示零件距離底壁50-100mm
以上就是本篇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,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,感謝您的觀看和支持,后期會整理更多資訊給大家,敬請關注我們的網站更新。